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综合 > 正文

【视频】跨越60多年的团聚!67岁老人11年来宁四次终于见到72岁的哥哥_焦点简讯

  • 2023-05-28 22:12:24 来源:扬子晚报

“世上最美的风景,就在回家的路上!”28日上午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在南京市江宁区湖西路安和家园见证了一场跨越60多年的团聚。67岁的李进德幼时被抱养到河南林州生活。过去的11年里,他曾三次来宁寻亲,但都杳无音信。今年3月,他在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,寻找到72岁的哥哥潘明贵,最终让两位老人得以团聚。

22岁潘宇豪和小爷爷李进德(左)的合影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5月28日上午8点30分,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在江宁区湖西路安和家园看到,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早早地挂起了红色横幅,等待寻亲人李进德的到来。为了欢迎弟弟回家,激动万分的哥哥潘明贵早上5点就起床。他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,在桌子上摆满了新鲜水果和零食。

哥哥潘明贵(左)和弟弟李进德(右)拥抱在一起

上午10点30分,李进德在老伴、儿子和寻亲志愿者的陪伴下见到了期待已久的哥哥潘明贵。刚见面,两人没有说任何话,只是紧紧地拥抱在一起。刚走到屋里,他就对弟弟说:“到家了,吃饭去!吃饱,中午一定要吃饱。”得知小爷爷将要回家的消息,潘明贵的大孙子潘宇豪特地从无锡赶来南京见面。22岁的潘宇豪在无锡学院读大二,在团圆现场抱着小爷爷激动地说道:“小爷爷,欢迎你回家!”

帮助潘明贵、李进德团聚的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

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,潘明贵的父母已经去世30多年。他和家人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找弟弟,还在寻亲网站登记信息,始终杳无音信。李进德很小时就知道自己的老家是在南京江宁,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寻找江宁的亲人,每次来都会住很长时间,到处发寻亲传单,但都没有消息。

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祝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,2023年年初,李进德在河南林州的一位寻亲人帮助下再次采血入库,比对上了南京高淳的疑似家人项某某(70多岁)。她和志愿者杨建军实地走访,了解到项家没有丢失过亲人,但发现项某某的老家在江宁市井一带。项某某记得,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和老家人来往,只记得大概是市井某某桥的人,家族中可能有被抱走的孩子。

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和潘明贵、李进德一家人的合影

恰巧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芮长英就在江宁工作,接任务后第一时间走访打听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终于找到了疑似家人潘明贵,也第一时间上门采血。经过DNA比对,最终匹配成功,圆了李进德多年思念亲人的梦想,也圆了潘明贵一直寻找亲弟弟愿望。

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,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9年,至今帮助了近百名寻亲者,成功帮助20位失散的孩子与家人团聚,志愿者人数也从最初的三四人发展到近20人。王祝芳告诉紫牛新闻记者:“每当团圆时,我们都感到特别欣慰。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已经90多岁,能帮他们在晚年见到失散多年的孩子,我们也觉得挺有意义。”

校对 李海慧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【视频】跨越60多年的团聚!67岁老人11年来宁四次终于见到72岁的哥哥_焦点简讯

扬子晚报网5月28日讯(记者闫春旭)“世上最美的风景,就在回家的路上!”28日上午,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...

慎吃!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来了,海南发布提示 焦点快播

夏秋季节野生菌菇资源丰富但却容易引起食物中毒5月28日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消费提示提醒

“靠天吃饭”的水电如何“旱涝保收”?清洁能源助力迎峰度夏|世界微资讯

央视网消息:眼下正值迎峰度夏的准备阶段。国家能源局预计,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较去年将有较大增长。在四

视点!闪光灯使用技巧视频教程(闪光灯使用技巧)

摘要:如果没有光,那么摄影就没有意义。自然界充满了各种光线,对照片的层次、色调、氛围有着关键的影响。

焦点热文:生产储存环节节约减损+树立合理粮食消费观 我国多措并举节约粮食

央视网消息: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,接下来,我们关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,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热线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宏观